生活札記
生活札記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的反思

生活札記: 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的反思
柏年
 
用「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」來形容這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,相信也很貼切。去年的第四波接近尾聲時,心想疫症總算受控了。誰知 Omicron 一出,第五波的疫情是前所未有的嚴重! 香港單日檢测呈陽性的紀錄最高達七萬多宗,估計有三百多萬香港人曾受感染。由於公立醫院隔離病房的容量超出飽和,導致大批的病人要被擱置在醫院門外,飽受風吹雨打。那幕情景像是在難民營中一般,令人心酸! 
 
香港政府隨即實施一連串加強社區的防疫措施,對市民(當然包括本人)帶來很多生活上的變化,也給我們帶來反思。
 
一、學校即停實體課,之後又提早放假。
      本港的中、小學及幼稚園在這兩年半來斷斷續續的網課/實體課的模式下,學習效果甚差。在非常有限的校園生活下,學生的身心靈成長極受影響。筆者在參與義工團體的中學校園生命工程中,強烈感到本來已是不太健康的中學教育,在新的授課模式下更是病態畢露。等待全面恢復實體課時,我們更要把握時機,多作埋身的師友同行,以生命影響生命,個別關顧學生的身心靈發展。
 
二、公共場所聚會限制,體育運動埸所關閉。
      教會在限聚令下,聚會的模式亦要作出很大的改變。教會崇拜和團契轉了網上的形式進行,弊處是減弱了以往近距離面對面的肢體相交,好處是打破了地域,甚至是時間的限制。安坐家中便可聚會,節省了交通時間。小組活動和會議轉為以zoom進行,發覺參與人數竟然是比以前增加了,效果也不錯,可能未來即使疫情減退,也會考慮採用這新模式進行小組活動/會議。
 
       學校、教會和運動場所的關閉,加上自己減少了外出,使得每天留在家中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很多。好處是時間比以前充裕,早上不用趕着外出。發覺個人的靈修認真了,又可善用時間裝備自己,這可說是疫情逆境中的得益。
 
三、減少跨家庭聚會,人數曾限制低於四人。
      這措施適逢在中國人的農曆新年實行,的確連續兩年都影響了中國人家庭着重的團年飯、新春團拜開年等的熱鬧氣氛。但好處是省卻了一些過往上司下屬或為生意往來的拜年應酬,少了一些要準備過節的煩惱。       
 
四、食肆禁晚市堂食。
       這措施對於一向很少岀夜街的我,沒有甚麽影響。但對本港的飲食業打擊甚大,簡直是雪上加霜。不過,香港人的應變能力真高,在這期間各區開辦了不少外賣飯餸的店鋪,逆境求生。
 
整體來說,香港社會的生活模式已因應疫情發展出一套新的常態,這也要靠現今發達的科技之幫助。慨歎人類五千年的文化發展到今日的高科技文明醫學,竟然仍是敵不過那微小到肉眼看不見的新冠病毒。
 
各強國現今花費大量財力去發展太空科技,但他們連自己腳下的深淵是甚麽,海水的深處有何生物等問題都是所知不多。且看聖經約伯記中,耶和華向約伯(世人的代表)提出的質問:「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,你在哪裡呢?你若有聰明,只管說吧!你若曉得就說,是誰定地的尺度?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?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?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?」有誰可回答這些問題呢?
 
現今的超級大國都在太空科技上競爭,個人認為與其揮霍地消耗國家財力去探索太空這些遥遠虚無的領域,倒不如投放多些資源在醫學硏究上,希望可對抗各種病毒,或是治癒一些現今仍是不治之症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