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我他的故事
你我他的故事子君的故事

子君的故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鄧美美
 
出生、成長於深圳城郊的子君,父母是內地蠔民,因持有特許牌照,獲准穿梭中港邊境,到流浮山一帶售賣鹹水草(一種名叫「短葉茳芏」植物的莖稈)。上世紀70年代,大批國內難民因政治或經濟因素,選擇離開並湧進香港。港府有見及此,遂於1974年11月宣布實施「抵壘政策」(Touch Base Policy)。所謂「抵壘」,就是指非法入境者只要成功達陣——即進到市區並向入境處登記,便可在港合法居留。六年後,港府決定取消「抵壘政策」而改行沿用至今的「即捕即解政策」。
 
就在新政推行前一年的1979年,那時內地已實施改革開放,子君父母帶同只有數個月大的小兒子來港探親,趁機留了下來,並順利領取身分證。兩年後,安排只有八歲的子君和妹妹,隨同鄉經水路偷渡來港與家人團聚。當時,蛇頭收取每名人蛇的費用高達五千元。
 
投奔怒海,過程驚險,子君總算安全到埗,更獲發「行街紙」,只需定期續證,就可繼續居留。團圓後的七口之家,擠住在80呎的簡陋木屋裡,生活雖然困乏,卻一直堅持自力更生。從三行裝修、雞蛋批發,到地盤賣飯盒,再落腳於船廠開設飯堂,子君父母為兩餐生計、為養兒育女,並在許許多多「恩人」的仗義幫扶下,靈活又積極地面對生活。而子君也邊讀書,邊幫補家計。只是,人在異地,難免感到陌生又孤單,她既面對最難適應的英語學習,心底更是渴望得到友誼和接納。
 
1986年春節前,一場大火令子君一家及480多戶木屋區居民的家園盡毀。
 
事發時,爸媽剛巧外出辦貨,家裡只剩下她和兩位妹妹。倉皇逃生之際,子君沒敢忘記媽媽的叮囑,拼命推開擋在衣櫃門前、打算售賣的大堆瓶裝水,為要打開一道狹小門縫,取回一個布袋。因裡面承載著全家人的「寶物」——一叠不可丟失的身分證明。慌忙逃離火場後,即狂奔上山。鄰近教會亦伸出援手,騰空地方,給無家可歸的小姊妹們留宿一晚,棲身喘息。往後數月,一家人與其他災民就在社區中心暫住,政府每天提供兩餐飯食。及後,有牧者贈送巨款予子君一家,助重建家園,並等待政府的恩恤安置。最終,他們獲安排入住舊居附近的歌和老街臨時房屋區。
 
一場禍患,頓覺生命無常,卻見人間有情,令當時快要升讀中學的子君感悟甚深。升上中一,就當起義工來,盼以行動回饋身處的社區,效法眼前的榜樣。1989年,子君在義工朋友陪同下,參加佈道會,並決志信主。

子君後來進入中國神學院學習。在中神學習期間,一次關於城市宣教的課堂上,看到一段記錄敘利亞難民狀況的片段,勾起潛藏她心底的身分記憶...,於是她之後直到今日仍投身於服侍居港的異鄉人。
 
 
* 本文節錄自<異鄉客×同路人>,
CGST MAGAZINE ( February 7, 2017 )